物聯網 (The Internet of Things) 智能家居
物聯網(IoT)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,它的定義很簡單:
把所有物品通過「射頻識別」等「信息感測設備」與「互聯網」連接起來,
實現「智能化」識別和管理。

物聯網通過智能感知、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、泛在網路的融合應用,
被稱為繼電腦、互聯網之後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「第三次浪潮」。
物聯網被視為互聯網的應用拓展,應用創新是物聯網發展的核心,
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創新2.0是物聯網發展的靈魂。

國際電信聯盟2005年一份報告曾描繪「物聯網」時代的圖景:
當司機出現操作失誤時「汽車會自動報警」;
「公文包」會提醒主人忘帶了什麼東西;
「衣服」會告訴洗衣機,對顏色和水溫的要求等等。

物聯網把新一代IT技術,充分運用在各行各業之中,
具體地說,就是把「感應器」嵌入和裝備到
電網、鐵路、橋梁、隧道、公路、建築、供水系統、大壩、油氣管道..等各種物體中,
然後將「物聯網」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,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,

在這個整合的網路當中,存在能力超級強大的中心電腦群,
能夠對整合網路內的人員、機器、設備和基礎設施實施實時的管理和控制,
在此基礎上,人類可以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,
達到「智慧」狀態,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,改善人與自然間的關係。

毫無疑問,如果「物聯網」時代來臨,人們的日常生活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然而,不談什麼隱私權和輻射問題,單把所有物品都植入識別晶元這一點
現在看來還不太現實。人們正走向「物聯網」時代,但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。